江南APP下载看上去有些人没仔细看题、思考、调查就随意回答了。我在此列出一些我自己的思考、调查,希望专业或相关人士可以给出更具体、准确的解答,也欢迎大家提出有价值的想法。
稀释果汁饮料。配料表的排序一般是:水,白砂糖/果葡糖浆,果汁,食品添加剂等。果汁含量很少,添加了大量的糖和其他调味的成分。这类果汁饮料相对最不健康,但是最便宜。例子:鲜橙多。
100%果汁,浓缩果汁兑水。配料表一般仅有水和浓缩果汁。确实是100%纯果汁,但是其中经过浓缩和兑水还原这两个步骤。这类果汁饮料相比第1类更健康,价格也更高。例子:味全果汁。
100%NFC果汁。配料表一般仅有果汁。也确实是100%纯果汁,且没有经过浓缩还原的步骤。这类果汁相比第2类味道更好,更纯,品质损失更少,价格也更高。例子:农夫山泉NFC果汁。
于是我提出疑问:为什么第2类果汁的浓缩版本不直接售卖,而是兑水后再售卖?直接售卖浓缩版本的好处我认为是:省生产、空间、运输成本,价格低于第2类,但品质约等于第2类,性价比更高,利好消费者,厂家也不亏。
消费者误区。消费者很难接受“浓缩”字眼,还需要兑水,以为非常不健康,甚至以为比第1类还不健康。第2类虽然用到“浓缩”字眼,但是仅在配料表里面很不起眼,包装正面只会凸显出“100%”“健康”“纯正”等字眼,大量消费者被此诱导。但是这一点不是固有缺陷,其实可以通过精巧的广告、宣传方法规避,甚至扭转局势。
兑水的不稳定性。浓缩果汁让顾客自行兑水很难保证第2类厂家兑水兑出来的风味,所以厂家宁愿自行兑水,增加成本以减少差评。这点是固有缺陷,说服力比较强,但可以通过在包装上提供明确的兑水指导(几比几)来削弱。
兑水麻烦。消费者觉得兑水太麻烦,而厂家兑水的成本增加不多,也就导致直饮版本的价格比浓缩版本高不了多少,消费者宁愿购买方便的直饮版本也不愿省一点点钱买浓缩版本。这点是固有缺陷,说服力非常强。
存储成本。浓缩果汁的存储成本可能更高,可能需要冷藏,可能需要特种容器。但是这点存疑,毕竟所有的三类果汁都有常温存储型。
市场惯性。大家更倾向于买成熟、流行的产品,而对新产品保持观望态度。新产品更难打开市场。这点不是固有缺陷。
其实市面上常见的果汁饮料,大致分为两种,一种是鲜榨果汁饮料(瓶子上一般都有NFC标志),还有一种是浓缩果汁饮料。
就前两年的时候,流行过一段时间的直接卖浓缩果汁,然后让买家自己配水。后来就没啥动静了。为啥呢?
首先直观上,兑水的饮料会在人的潜意识里觉得有安全隐患,不太喜欢这样的饮用方式。
然后就是口感问题,配水多少会对饮料的口感影响是很明显的。不稳定的因素也导致了产品的不受欢迎。
市面上倒是有,100%原果汁,原果浆,但销量远不如,含有糖浆食品添加剂浓缩果汁。
100%原果汁,运输,保鲜全是成本,调出来还没有含有糖浆添加剂浓缩果汁口感好。
追求健康、新鲜、口感、100%原果汁,直接鲜榨就OK了,没必要多此一举制作什么100%浓缩原果汁。
可以确定肯定是没有的!一是因为任何东西都是不可能达到100 %纯度的。比如金的纯度分十个等级,最高24 k含金99.9 %。二是制造技术的限制,即果汁等含水量大的食物技术上就制作不岀来100 %含量,甚至于70 %也造不岀来。比如白酒的最高酒精度也就能达到70 %多一点。四是果汁为保证口感、色泽、浓稠度及延长储存时间等等就必须添加一些其它物质,自然浓度就不会太高。总之一句话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无法达到100%纯度的!
3不加防腐剂的话开盖就要冷藏甚至冷冻,也不可能几次就喝完,消费者制作一次就要解冻一次。
4小包装的100%浓缩果汁可能真的是零售市场空缺,但是稀释成品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消费习惯,浓缩运输到当地后,稀释分装运输的成本也许并不高,如果体现在售价上,纯果汁浓缩原液售价跟100%复原果汁售价差不多,一份浓缩10元,一升冰爽即饮的复原果汁11、12元,前者就没有零售的意义了。
5大瓶装的100%浓缩果汁其实也空缺,但是除了复原果汁厂应该没有人会采用,餐饮商用会选择更便宜的调配浓缩果汁比如sunquick,口味非常好,也很方便,不添加色素和香精,可这种产品并不是线倍左右的果汁加糖、加果胶,再加一点维生素、调节剂、防腐剂,复配得来的,稀释冲调出来的饮品,维生素c只有8mg/100ml,低于常规意义上橙汁的50mg/100ml。
浓缩果汁技术主要是降低远洋运输的成本,而不是真的能打下生产水果的成本,如果要以最低成本获取天然水果的营养,就不必有浓缩这个环节了,直接采购当地应季新鲜水果,直接啃,费点力榨汁也行,若当地水果确实太贵了,大洋彼岸的浓缩应该就在上市的路上了。
最后希望消费者注意区分 “xx%果汁”和“果汁饮料”、 “xx%十倍浓缩果汁”和“十倍浓缩果汁饮料”、“果味饮料”、“纯牛奶”和“牛奶饮品”、“乳味饮料”。